1、一日光灯负载为提高功率因数应在负载两端并联电容。日光灯电路与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:电力系统中的负载大部分是感性负载,其功率因数较低,为提高电源的利用率和减少供电线路的损耗,往往采用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的方法,来进行无功补偿,以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。
2、并联电容后,有功功率不变,视在功率、无功功率都减小。
3、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:P=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:P=UIcosф,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=0.5。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,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.8。
4、日光灯的功率因数提高,电路的功率因数需要提高到1。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:为了降低电力系统的传输损失并提升负载端的稳压程度,会希望负载可以有较高的功率因数,最理想的情形是将功率因数提升到接近0的数值。
因为你接入的电容器是不消耗有功功率的,它只改变日光灯(主要是整流器)的功率因数,所以有功功率基本不变。至于测量到的有功功率稍稍大于灯管的标定功率,那是测量误差的问题。当然,如果你用的仪器非常精准,这个稍稍大于日光灯管标定的有功功率的部分,是线路损耗及其电容损耗的数据。
电路的总功率(有功功率)不变,日光灯线路电流不变,进线(输入)电流降低,提高了功率因数。因为感性负载消耗的是无功功率(或称无功电流),而并联电容后释放出无功电流,该无功电流提供给感性负载消耗。
在日光灯电路中,功率因数是描述电路中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参数,自然功率因数cosφ1表示的是电路在没有补偿时的功率因数。假设日光灯的电功率为P,那么它的视在功率S1可以表示为S1=P/cosφ1。相应地,无功功率Q1可以表示为Q1=P*tanφ1,这里tanφ1表示的是电路的相位角正切值。
1、下面,并联电容器的容值不同,得到的视在功率将不一样,计算出的功率因数也就不同。
2、当C值继续增大,使得1/tanφ1小于2πfCU/P,即Q1小于△Q,电路出现过补偿,此时功率因数cosφ2会开始减小,电路表现为容性特性。通过上述分析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:随着并联电容值的增大,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会相应地增大,从而提高电路的效率。
3、Isinφ-Ic=2-2=0 《A》电路总电流:∵滞后电流与超前电流之差为零,省去了后面的再计算。